“我们时刻准备出征”
时间:2025-01-20 15:38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报告!”突然,一名作战值班员推门而入,向主持会议的团长匯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

  事发突然,团长立即中止研讨会,并要求值班员马上通知各飞行大队抓紧研判灾情态势,随时准备出动。最后,他又补充了一句:“大家要及时关注和收集震区情况。”

  几分鐘后,包括团长、团参谋长和各飞行大队大队长在内的所有飞行骨干,在飞行保障指挥室集合完毕。

  “随时能出发,隻等上级命令!”这名大队长介绍,作為一支列装运-20的拳头力量,这些年,他们早已把枕戈待旦、闻令而动植入血脉、形成自觉。

  “让咱往哪儿飞,咱就飞到哪儿!”此时,一名老飞行员接过话茬。对他来说,最难忘的经歷就是发生在去年夏天的一次紧急救援任务。

  飞行三大队大队长告诉记者,团裡专门设立了新闻小组,负责搜集、匯总、研判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為党委决策提供参考。

  记者事后了解,该团有4名休假的飞行员看到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的新闻后,第一时间与单位联系,并主动提前归队。

  “更多时候是备而不用。”一名飞行教员对记者说,有一年,媒体刚刚报道一则重大国际新闻,他们当天就紧前展开任务规划,对沿途可能经过的国家尤其是交战地区态势进行综合研判,遴选最优备降机场,同时研究优化机舱内部布局,确保能安全带回更多同胞。

  “在机场停留那几天,我们每天都在研判任务区域的局势发展、天候变化和可能遇到的情况,很多飞行员都是穿着装具入睡。”这名飞行教员说,“虽然上级最终决定派其他军种单位出国执行任务,但隻要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随时奉命出征!”

  此言非虚。抗击新冠疫情期间,“鯤鹏”紧急驰援武汉﹔汤加火山喷发后,“鯤鹏”星夜兼程运输救灾物资……他们都做到了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出动,搭建起一条条“空中生命线”。交谈中,聆听一个个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细节,记者感到,“箭在弦上”已是该团官兵的常态。

  “无论升空与否,都要时刻准备好。”该团团长告诉记者,列装运-20之初,他们执行一次重大任务要提前较长时间准备。现在,接到任务,部队随时能出发。其间的变化,源於日復一日的练兵备战——

  近年来,该团大抓实战化训练,实现低气象条件起降、大航程跟进空投等高难课目训练常态化,先后赴高山、岛礁、远海等地区实施空投空降,提升全域作战能力﹔改进训练方式,引入模拟仿真、信息网络、人工智能等先进手段,提升战训耦合度,缩短训与战的距离……

  直到採访结束,记者离开该单位时,正式的任务命令仍没有下达。但远在雪域高原的震区,正源源不断涌来各方救援力量。举目远眺,机场上该团严阵以待的运输机让记者相信:“鯤鹏”出击,使命必达!(李昕洋 张科进 宋子洵)

  这条新闻,是记者在採访期间意外抓到的一条“活鱼”。当时,我们正列席旁听该团召开的研讨会,完全没有预料到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正是这意外的一幕,让记者感受到这支部队“时刻待战”的战备状态,以及“随时能战”的过硬实力。於是,我们原汁原味地把这段见闻记录下来,希望能对其他单位有所啟示。

  “把重大新闻事件当预令”,是该团抓战备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採访中,从团长、大队长到普通飞行员,大家都谈到了这一点。由此,该团官兵时刻关注国内外发生的大事,绷紧备战打仗这根弦,既拓宽了视野,又深化了练兵,进而形成一种好习惯,一举多得,值得点赞!

  管中窥豹。“把重大新闻事件当预令”既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行动。正是通过一点一滴的日常养成、日復一日的艰苦训练,该团才能形成支撑“时刻准备出征”的强大能力,从而更好完成各项重大任务。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安全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军事斗争任务艰巨繁重。基层一线部队要像该团这样,增强战备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始终保持全时待战、随时能战的戒备状态,推动练兵备战工作往深裡走、往实裡落,做好“战争在今夜打响”的准备,确保随时能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