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年,再次走进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第82集团军某旅某连官兵“一雪前耻”——率先发现并摧毁蓝军指挥所。
双方对抗态势原本十分胶着。面对蓝军设下的重重阻碍,“红军”无人扫雷车动弹不得,隻好派出官兵人工破障。结果,部分“红军”官兵暴露在蓝军视野中,遭到猛烈火力打击。
情急之下,该连兰连长冷静分析认為:蓝军此时正集中火力攻击“红军”暴露的目标,可以利用这一时机派出小分队从侧翼渗透。兰连长立即命令一队官兵利用地形掩护,快速寻找蓝军指挥所。果然,官兵经过仔细搜寻后,成功发现目标。
两年前,还是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面对同样强大的一支蓝军,兰连长所在的“红军”分队遭遇挫折。还没来得及復盘,兰连长就接到上级通知,旅机关计划依托他所在连成立专业蓝军分队。
“吃透蓝军,才能当好蓝军。”从那天起,兰连长带领官兵开始了“知彼”的潜心研究。从武器装备到实战案例,从战术手段到战略思维……他们由表及裡、由浅入深,全面研究蓝军要素,作战本领越练越强。
“深研蓝军的作战思维,让我们视野更加开阔,思考更加全面,从而获得更多打仗灵感。”兰连长坦言,身份和视角的转换,為官兵打开了更多破局思路。
此后的训练中,该连作為旅裡的蓝军,在与其他营连对抗训练中大显身手,成為砥礪战斗力的“磨刀石”,自身打赢本领也不断提高。
蓝军分队的训练成效,引起该旅领导关注。他们深入研究后决定,全面推开红蓝对抗训练模式,常态组织红蓝双方角色互换,实打实锤炼官兵作战本领:动态设置蓝军分队,各连队均可遴选官兵在训练中充当蓝军,体验不同角色﹔组建“蓝军研究团队”,组织各营训练骨干深研蓝军战术战法,将研究成果纳入“蓝军资料库”,為对抗训练提供案例样本和理论依据……
兰连长告诉记者,自己曾多次思考过这个问题:“只要有利於提升战斗力,担任什麼角色并不重要。打破常规,超越红蓝,才能胜战打赢。”(李浩然、姚欣彤)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