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gān)心(xīn)情(qíng)愿(yuàn)到底什么情况?
时间:2025-04-29 07:29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同为东亚国家,中国和日本在文化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在婚恋习俗方面,二者却存在着诸多显着差异。这些差异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其中一些甚至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习俗。今天,咱们就来唠唠日本婚恋习俗那些事儿,看看和咱们中国到底有啥不一样。

  先来说说日本传统婚姻形式中最古老的 “招婿婚”,从远古一直延续到室町时代(1393 - 1573),说白了,这就是咱们常说的 “倒插门”,婚后男方得去女方家生活。在那个时候,日本还没形成家族制度和父权至上的观念,贵族内部也没有长子继承制,女子地位颇高,可以继承母亲传下来的领地和财产。所以啊,这种婚姻形式也就自然而然地存在了。

  除了 “招婿婚”,当时日本贵族还流行一种 “往来婚”。夫妻双方白天各过各的,晚上住在一起,但也不是天天如此,毕竟大多贵族男人都是一夫多妻,晚上不一定在哪个老婆家里留宿。在这种婚姻模式下,男人没有固定的家,也没啥财产权,得小心翼翼地讨好每一位妻子,不然被赶出家门可就惨咯。

  古代日本人对生孩子增加劳动力这件事特别看重,反倒不太在意血统。这就使得男女恋爱相当随性,其中最让人觉得奇葩的交往方式,非 “夜爬” 莫属。古代日本的青年男女,只要彼此看对眼,确认了恋爱关系,就可以来一场 “夜爬”。由于女方父母对女儿看管严格,晚上不许在外留宿,男青年就得趁着月黑风高,翻墙潜入女方家中,摸进心上人的闺房,完事之后再趁着夜色溜走。经过一段时间这样的 “夜爬” 考察,女方家会对男青年进行综合评估。要是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就会选个黄道吉日给这对新人举办婚礼,把 “夜爬” 这种游走在灰色地带的行为,变成名正言顺的 “招婿婚”。这种 “夜爬” 在咱们中国,那可是有违公序良俗,绝对不可能存在的。但在贞操观念淡薄的日本,却没人会对其进行道德批判,年轻人在这方面也没有思想包袱。日本最早的诗歌集《万叶集》和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中,都有关于这种婚恋模式的记载,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日本崇尚恋爱自由、婚姻自由,除了不能近亲结婚,其他方面百无禁忌。

  那为啥日本的婚恋习俗和咱们中国差别这么大呢?这就得从两国的地理环境说起。中国地大物博,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人们以陆地群居生活为主,早早形成了家族概念。而日本是由 4 个大岛和 6800 个小岛组成的岛国,最早的住民零散居住在海边,没有形成家族观。文化就像植物,得有适宜的土壤才能生长,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文化传到日本,难免会出现 “水土不服” 的情况。就拿婚恋风俗来说,最早的日本渔民哪有条件像中国传统那样明媒正娶、八抬大轿啊,根本没这闲情雅致。

  另外,日本史前史中有一段相当长的母系社会时期,这对日本文明社会的意识形态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母系社会,女性不仅是家庭的血缘枢纽核心,还是社会生产生活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卑弥呼女王统治日本时期,女性地位更是水涨船高。当时日本与大陆交流频繁,女王重视与魏国的商务往来,从魏王处获得大量农耕用具与丝绸制品,用以发展本国经济。在这样的背景下,女性在婚姻中的主导地位也得到了体现,“招婿婚”“往来婚” 等婚姻形式才得以盛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文化对日本产生了影响,男权思想开始在日本萌芽,原有的母系社会风俗和伦理受到冲击。父权思想兴起后,日本的婚俗礼仪也发生了改变。男性在婚姻中逐渐成为主导,以男性姓氏命名的家族开始出现。男性大家长为了保证家族血缘的纯正,开始摒弃有辱男性尊严的 “夜爬婚” 和 “招婿婚”。不过,在日本一些偏远山区和小岛上,由于发展不平衡,经济落后,母系社会的 “夜爬” 陋习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昭和年代才彻底消亡。

  取代 “招婿婚” 的是 “出嫁婚”,也就是女子婚后要到男方家落户生活。到了江户时代(1603 - 1867),随着武士阶级的兴起,“出嫁婚” 成为日本占统治地位的婚姻方式。这一时期,婚姻的政治属性高于爱情属性,子女的结婚对象由家族父权大家长选定,当事人的意志往往被忽视。婚后女子在男方家生活,一举一动都受到族长的监督,必须压抑自己的情绪,绝对服从丈夫和家族。为了保障男权,江户时代统治者还出台法律,只要男方有证据证明女方婚内出轨,就可以直接将妻子杀死,无需承担后果。在这样的环境下,日本女性逐渐沦为丈夫家族繁衍后代的工具。贵族婚姻更是严格遵循门当户对的原则,绝不允许灰姑娘和青蛙王子的故事发生。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江户时代涌现出不少反抗封建婚姻的女性代表,她们反对父母包办婚姻,有的甚至以死明志,宁可跳海殉情也不屈服。1868 年日本明治维新胜利,进入明治时代,从法律上确定了一夫一妻制,女方婚内出轨的惩罚也有所减轻,只需判处两年监禁。但实际上,明治时代的法律只是江户武士家族法律的改良版,距离真正的婚姻自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直到昭和二十二年(1947 年),日本颁布新民法,允许并鼓励男女自由恋爱、自由结婚,被压抑了 300 多年的日本女性才终于迎来了曙光。

  再看看现代,日本和中国在婚恋方面依然存在不少差异。在中国,彩礼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在许多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和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依然盛行。而日本则没有彩礼制度,婚姻成本相对较低,车房也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日本女性对婚姻的物质要求也比较低调务实。在离婚率方面,中国和日本都不低。中国为了降低离婚率设置了离婚冷静期,处理离婚时将孩子的最佳利益放在首位;日本的离婚率也相当高,特别是老年夫妇离婚比例较高,这与日本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家庭模式有很大关系,日本在离婚原则上同样将孩子的最佳利益放在首位,并且如果接受彩礼的一方要求离婚,需要返还彩礼。在家庭观念上,中国人受传统思想影响,结婚观念注重婚姻的意义和价值,追求心灵沟通和情感共鸣,家庭注重家族团聚和传承;而日本人的结婚观念更注重现实生活和物质基础,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观念虽然在逐渐改变,但仍然有一定影响,婚后夫妻通常采用同一姓氏,这与中国夫妻双方可选择保留原姓有所不同。

  日本独特的婚恋习俗是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发展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与中国的婚恋习俗有着明显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日本文化,也能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我们自己的婚恋观念。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大家有所收获,如果觉得不错,就请动动发财小手点赞关注吧,祝大家生活顺心,财源广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