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指的是缅东北的大其力、万宏、果敢、兴城、景栋、佤邦;泰北的清莱、清迈、清盛、米湄;老挝西北的会晒、孟赛、丰沙里、南塔,总面积五十万平方公里。
曾几何时,金三角是世界上最大的毒品产区,鸦片非法生产一度占据世界总量的百分之六十九。如果说东南亚乃至于东亚的“毒祸”起源于金三角,那么金三角的“毒祸”就起源于缅北。
1950年2月20日云南解放。也就是这一天,国民党第8军237师709团少将团长李国辉带领1000多名残军败将从云南西盟佤山进入了缅北。正是这支残军,让偌大的缅北成为一个充满罪恶的“索多玛”。
国民党第八军,本是李弥的队伍。淮海战役中,李弥兵团虽然全军覆没,但李弥本人却奇迹般地死里逃生。
看起来官挺大,实则是没兵没将的光棍司令。后来李弥辗转于江西、湖南、福建等地,到处收容从战场上败退下来的溃兵,经过惨淡经营,总算拼凑出一支乌合之众。
就这样,李弥的第八军一败再败,一路溃退到云南。卢汉在云南起义后,李弥见势不妙,率数千兵马投入缅甸境内,准备另做打算。
李国辉,河南人,1910年生,行伍出身,中等个头,在部队威望甚高,能与士兵同甘共苦,作战中身先士卒勇猛顽强。此人带领部队退入缅甸后,到处打听其他溃兵的情况。
最终,李国辉部队和流亡于缅甸车佛南的原远征军第6军93师200余人以及第26军93师278团副团长谭忠率领的600余人会合,一时间残军士气大振。
一时间,从云南外逃的散兵、土匪、地主武装纷纷前来投靠,残军很快由1500余人扩充至3000余人,成为了金三角地区最大的一支反动武装。
一开始,李国辉设法与台湾方面联系,希望能得到一些弹药和给养。谁知对方的回电泼了李国辉一盆冷水:“李国辉,你自谋出路。”
部队没饭吃,没钱花,分分钟就会崩溃。李国辉与邓克保、谭忠一合计,决定组织“中华民国反共复兴部队”。
当然这个名号不过是个幌子,是做给缅甸人看的。缅甸过去是英国殖民地,英国人能占,为什么咱们不能咬下一块土地呢?所以“反攻大陆”是假,夺取地盘、维持生存才是真。
缅北地瘠民贫,如果靠正常的经营根本无法供养一支强大的军队。不过“好在”缅北有一种特产,那就是鸦片。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毒品从来都是一本万利的“硬通货”。军阀混战时期,四川、贵州等地的军阀,很多都是依靠毒品发家的。
早在英国殖民时期,缅北就盛产鸦片。当时鸦片的种植、加工与分销,都掌握在缅北当地的土司手中。但是国民党残军一来,这些土司纷纷在枪炮面前败下阵来。久经战阵的正规军来贩毒,简直是降维打击。
李国辉等人在缅北卖鸦片卖得痛快,但刚刚独立的缅甸政府却很不痛快,谁愿意一支外国军队盘踞在自己国家境内呢?
一天,李国辉正在组织部队进行山地训练。这时一个名叫蒙振生的华侨慌慌张张地跑来报告:“缅甸国防军驻景栋的军团,共15000人,正向我们这里杀来。他们还有飞机大炮呢!”
李国辉闻讯大惊失色:“老缅是我军的五倍,我军又没有重武器,这该如何是好?”于是他先是派人向缅军总司令送信。他表示“复兴部队”不过是借道,无意与贵军为敌,不日就将杀回云南。
然而缅军总司令坎丹信根本不吃这套,他放出话来:“限复兴部队十天之内全部放下武器,缴械投降,否则只有被歼灭。”
6月16日,缅甸空军的6架飞机飞临残军上空,轮番俯冲投弹,随着震耳欲聋的炸弹声响起,顿时火光冲天。
随后,缅甸用大炮开路,用机枪沿街扫射。缺乏重武器的残军根本不是对手,只得退入原始森林,以图再战。
残军退入森林后,缅军依然紧追不放,他们派出10000多人搜山,另从他处调来10000多人把守森林出口,准备将残军堵死在森林里。
李国辉知道,残军缺乏重武器,子弹也不够多了,肯定不能和缅军硬打。因此李国辉命令,部队每天都在原始森林兜圈子,等把缅军拖累了,再进行反击。
就这样,残军在森林里转12天,把缅军“肥的拖瘦,瘦的拖死”,10000多的搜山队伍疲惫不堪。李国辉见状,立即向缅军发动反攻。
李国辉认为,缅军的战斗力根本不足为虑,只是大炮太厉害。只要把敌人的大炮夺过来,肯定能反败为胜。
6月28日深夜,李国辉以营长董享恒为敢死队队长,率领50人摸向缅军的炮兵阵地。缅军哪知道残军还会打夜战,一时间溃不成军,不仅全员被俘,10门火炮也全部落入残军手中。
第二天天亮,10门大炮一齐向缅军阵地开火,炸得缅甸人血肉横飞,纷纷溃退。李国辉见状,激动地拍了一下自己大腿,立即组织部队进行反冲击。
经过一天的激战,缅军彻底溃败,被打死1500人,受伤3000余人,被俘302人。残军被打死408人,伤602人。
残军以少胜多,一时间士气大振,他们一口气攻占了缅甸3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蒋介石从报纸上看到残军大败缅军的消息后,兴奋地不得了,他马上将李弥叫到自己的办公室。
早在几个月前,李弥就吵着要去金三角打出一片天。但是蒋介石认为千把人的残军,肯定成不了气候,不想再浪费军力。如今则不同了,残军竟然能打败缅甸国防军了,于是蒋介石立即命令李弥返回缅北,组建“云南救国军”,任命李弥为总指挥,恢复对金三角残军的供给。
不久,蒋介石又派出他的侍卫总长柳元麟中将赴金三角,领导残军,扩大队伍。一时间,国民党残军的兵力扩充到12000人之多。
1951年夏天,该军队突然反攻云南,攻占了边境的8个县城。但在解放军的反击之下,这些乌合之众连一回合也难以抵挡,忙不迭地退回了缅甸境内。我军顾及中缅关系,也没有进行深追。中央三令五申:
久而久之,残军发现了我军的进剿规律,只要解放军一来,他们就退回缅甸;解放军一走,他们再杀入云南。有时候好不容易抓住了敌军的尾巴,敌人却一溜烟越过了国境线,只能看着敌人在边境线破口大骂:
1953年,缅甸花重金,从印度请来了4000多名雇佣军,他们都是参加过二战的老兵。缅甸人心想,这下子残军总该投降了吧!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