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於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產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20条举措。9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意见》有关情况。
《意见》提出,到2030年,体育產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静表示,《意见》总体发展目标清晰,围绕高质量主题,做强体育消费市场,夯实產业发展基础,為适应体育產业发展新趋势作出新部署。强调切实增强產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為体育消费持续扩大提供坚实基础,為推动体育產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意见》从供需两头发力,深入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从供给看,关注体育赛事,既要“好看”,又要“好办”。从观眾角度出发,提高体育赛事的质量﹔从办赛角度出发,让办赛主体少跑路、快办事、多获益,提高赛事举办质效。从需求看,促进运动项目普及推广,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出惠民举措,让人民群眾更有意愿参与体育消费。
竞赛表演业是体育產业的重要内容,对推动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杨雪鶇介绍,近年来,体育赛事举办如火如荼,以山东為例,今年上半年,全省举办500人以上赛事739场,带来直接经济效益46亿元,间接经济效益达113亿元。“我们将聚焦赛事含金量,推动职业联赛建设,培育自主品牌赛事,提升群眾观赛体验。”杨雪鶇说。
体育消费是服务消费的重要领域。今年以来,各地积极探索实践,涌现出一批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的生动案例,有力带动扩大消费。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孔德军表示,将继续开展“跟着赛事品美食”“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等融合促消费活动,促进餐饮、体育、文旅消费相互赋能,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营造融合发展良好氛围。
“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这既是发展目标,也突出表明做强企业和赛事,是实现7万亿元目标的重要着力点。”李静说。
体育器械是体育產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介绍,目前全国体育器械生產企业超过6.3万家,年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的上市生產企业有8家,累计培育了体育器械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家。以龙头企业為牵引,產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產业集群也不断壮大。
如今,进博会、服贸会等重大展会及各类专业体育展会已经成為衔接体育產业供需、促进资源对接的关键纽带。孔德军表示,着力发挥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等重大展会平台作用,展示“中国智造”体育用品实力,推动优质体育装备、健身器材和运动服饰走向世界。
随着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户外运动逐渐成為人民群眾喜闻乐见的运动方式。据预测,到“十四五”末,我国户外运动產业总规模有望突破3万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负责人陈俊表示,我国户外运动协会组织、俱乐部等发展迅速,户外运动產品供给日益丰富,场地设施逐渐完善。“我们将从规划引领、目的地建设、资金支持等方面,继续推动打造户外运动產业新增长点。”陈俊说。
运动场地设施是开展健身和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是释放体育消费潜力的重要依托。陈俊表示,通过中央资金的直接投入,引导有条件的地方统筹规划、一体推进群眾身边的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同时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推动现有场地设施的开放和共享,尽可能盘活利用闲置场地空间。
做大做强体育企业,需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李静表示,聚焦培育经营主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创新能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体育產业投资建设,推动体育產业补链延链强链,引导更多体育装备企业成长為专精特新企业。
《意见》提出,推动道路、水域等公共资源进一步向体育赛事活动开放,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李静表示,主动破解一批长期限制赛事经济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释放发展潜力。“鼓励各地将办赛服务纳入‘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推进实施体育赛事相关版权确权及交易服务,提高可售(发)票数量。”李静说。
守好赛事活动安全管理红线。杨雪鶇表示,严格实施“举办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行政许可,加强对赛风赛纪、畸形“饭圈”文化等重点领域的综合治理。围绕赛事运营、场地设施、安全管理等重点领域加强标准制定修订。鼓励保险机构创新推出赛事意外险、赛事责任险、赛事取消险等赛事保险,提升赛事安全的保障能力。
当前,数字经济成為全球经济增长核心引擎,品牌保护的边界正从实体市场向虚拟空间快速延伸。这其中,中文域名作為数字时代关键基础设施,成為企业在构建全链条品牌防护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人民网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杜燕飞)近日,《中国能源展望2025—2060》研究成果(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报告显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将长期保持绿色低碳化转型,从当前以煤炭為主逐步转入多元化发展。…
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