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门日前联合印发通知中,明确要求指导视力不良学生及时矫治,做到近视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早矫治。那么,孩子近视多少度就要配戴眼镜呢?戴眼镜后视力会不会越来越差?孩子出现哪些信号时需要警惕近视已经发生了呢?
武汉普瑞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科的王晓亚医生介绍,一般来说,对于已经确诊为近视的儿童,如果近视度数小于100度、看远视力在0.8以上,无明显影响时,可以暂缓配戴眼镜,每3个月定期复查;如果近视度数到达或超过100度,导致远视力明显下降、学习生活受影响时,就应当配戴眼镜。
一些家长害怕孩子戴上眼镜后视力会越来越差且影响外观,便不让孩子戴眼镜,这种认知是完全错误的。戴上眼镜后,会让眼睛更放松,睫状肌不过度紧张且孩子视物清晰,在一定程度上会延缓近视的发展;而不戴眼镜会加重视疲劳,反而会引起近视的进展。
家长如何发现孩子视力异常呢?孩子近视,大多有迹可循。如看电视、电脑、书的距离会不自主地靠得很近;经常眯着眼睛看东西;看东西总是歪着一侧头去看;有揉眼睛和皱眉的习惯;常抱怨看不清楚黑板等。
那么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保护自己的眼睛,守护“视”界呢?武汉普瑞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科的王晓亚医生为家长们送上一份近视防控攻略。
学习阅读时,要保持合理近处用眼距离,建议大于30、40厘米用眼,相对越远对眼睛越好。书写姿势建议做到“一尺一拳一寸”,即眼与书本的距离要保持一尺以上,身体与课桌之间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握笔时手指尖和笔尖要保持一寸的距离。
尽量选择屏幕较大、分辨率较高的电子产品,根据环境调整亮度。严格控制孩子每天使用电子屏幕时间。3岁以下儿童避免接触电子产品,学龄前儿童尽量少使用电子产品。中小学生视屏遵循“20—20—20”口诀,观看电子屏幕20分钟后,抬头远眺20英尺(6米)外20秒以上。
家长督促孩子暑假保持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和优质蛋白,不挑食、不偏食,少吃甜食、碳酸饮料和油炸食品。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
家长要转变观念,近视问题“防”大于“治”,引导孩子日常合理规划时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家务劳动、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科学证明,户外活动是经济、有效的近视防控方法。寒冬已过,暖春已至,家长要陪伴孩子每天进行两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
中小学生正处于眼屈光发育的敏感期,绝大部分近视眼都是在这个时期内发生、发展的。中小学生必须实施全过程视力健康管理,通过定期监测,为其建立眼屈光发育档案,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预防、延缓近视的发生或发展,尽量避免成为高度近视,让孩子们的视力健康得到持续有效的管理和维护。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