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疆,横跨“三北”,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少,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是全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内蒙古紧扣《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聚焦“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全速推进“政策落地工程”,扎实推动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办好两件大事和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提供水土保持支撑。
为扎实推动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管理能力、改革创新能力和基础支撑能力以适应新时代要求,内蒙古靠改革破难题,靠机制增活力,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水土保持工作29条具体举措,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格局。
2023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工作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和杭锦旗开展,这是内蒙古以创新机制推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生动实践。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侵蚀沟治理、坡耕地综合治理和淤地坝建设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内蒙古不断探索新路径、激发新活力,加快推进区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进程,全面提升内蒙古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推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由减量降级向提质增效转变。
为有效解决人为水土流失“增”的问题,实现“减”的目标,内蒙古常态化开展水土保持遥感监管,通过“天上看、地面查、全覆盖”,同步加强部门间协同监管和联动执法,及时发现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使人为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
2019年至今,共开展覆盖内蒙古全区的遥感监管12期,解译并下发扰动图斑55895个,查处违法违规项目和人为活动8958个,推进遥感监管违法违规项目整改8293个,完成率92.92%。将20余个市场主体列入水土保持信用监管“重点关注名单”。协同推进强治理,联动发力严监管,多管齐下全面推进水土保持工作从严从紧、从细从实发展。
大数据时代为水土保持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与机遇,扩展了水土保持领域信息数据的具体来源,也为水土保持信息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聚焦新形势,内蒙古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推进遥感、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水土保持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水土保持管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目前,内蒙古已基本形成由内蒙古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监测机构组成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已建监测站点35个,其中,12个被纳入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优化布局。建成自治区水土保持大数据平台,实现了水土保持部门上下之间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完成241座中型以上淤地坝防汛监控设施安装,大幅提升淤地坝安全运行管理能力。
新时期,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东北黑土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以及乡村振兴等区域重大战略,内蒙古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以水土流失治理实现“共建共享,共治共管”为理念,构建“两区三带”水土流失重点防治新格局,全面助力“三北”攻坚战和防沙治沙“三大标志性战役”,以时不我待的干劲、久久为功的韧劲再创绿色奇迹。(李贺)
(责任编辑:admin)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