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中国学|于运全:世界是如何看中国式现代化的?
时间:2023-11-26 07:31来源:未知 作者:小编 点击:996

  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于11月24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的主题展开对话。世界是如何看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有何异同,面临怎样的挑战?中国式现代化对全球乃至人类文明有何意义?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对此作出解读。

  中新社记者:由世界中国学论坛转变为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大会主题聚焦“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全球为何对中国学越来越关注?大家关注的重点有哪些方面?

  于运全:世界对中国的研究由来已久。在西方,研究中国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早在13世纪马可·波罗时代,就出现了对汉学的关注。到20世纪中叶以后,汉学逐渐被“中国学”所涵盖,扩展至近现代中国的政治运作、经济政策、科学技术、外交战略、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问题。2004年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办的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又正式提出“世界中国学”这个概念,其是立足于汉学、中国学的基础诞生的第三种中国研究学术形态,正被广泛接受。

  事实上,伴随着21世纪中国的崛起,“中国”日益成为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热词和海外各界竞相研讨的焦点,中国学研究已日益显示出其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正如大会主题所概括,全球关注的重点不仅包括中华文明,还有对中国道路的研究。尤其是中国式现代化,因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而备受关注。

  于运全:根据我院对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约300家主流英文报刊和新闻网站的涉华报道大数据分析,在过去一年中,国际媒体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关注度和认可度稳步提升。

  从报道数量看,国际媒体高度关注中共二十大概括提出的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和目标,在2022年11月形成报道高峰,此后仍保持较高报道量。

  从国家分布来看,相关报道已覆盖五大洲,无论是传统大国、新兴市场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媒体,均积极关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媒体关注度最高的5个国家分别是美国、巴基斯坦、印度、南非、韩国。

  从舆论态度来看,国际媒体积极评价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平均好评度达81.49%,称赞其为和平发展道路、全人类共同价值、高质量发展等。

  调查还显示,八成以上受访者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解程度达到中度及以上。其中,法国民众对中国式现代化理念的认知程度最高,深度认知型占比高达66%,中度认知型占比为16.67%;金砖国家民众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较好,九成左右的民众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于运全:海外政界、学界积极评价中国式现代化是既发展中国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英国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表示,中国式现代化不是模仿或复制西方,这一概念反映出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强大领导力。波黑前驻华大使科瓦切维奇认为,在领导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证明了自己的卓越领导能力。美中合作基金会执行主席约翰·米勒-怀特表示,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其成功对全世界来说是一种鼓舞,不仅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选择,也为发达国家提供了参考。老挝国会副主席宋玛·奔舍那表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实现现代化,不仅借鉴西方国家经验,更重要的是走出了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保证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上述这些评价表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后发国家加快现代化发展的典型代表,改写了现代化的世界版图,重振了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现代化途径的信心和希望,对于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于运全: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和而不同”的关系。“和”在于,二者都在探索现代化的途径及人类文明新形态;“不同”在于,西方式现代化是偏“理念”工具的现代化,强调竞争,而中国式现代化是知行合一的现代化,强调互利共赢。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

  值得说明的是,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后发优势,其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本身就是东西文明互鉴的成果,是理念与现实结合的成果。

  海外学界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改变了西方现代化模式长期主导的世界现代化发展格局,为世界各国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和路径。例如,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罗思义表示,中国无与伦比的现代化发展成就源于马克思主义与自身国情的成功结合,将社会主义运用于自己国家发展之中。相比于新自由主义、进口替代主义和基于有效需求控制的凯恩斯主义,只有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中得到验证,而其他三种经济理论则未通过实践检验。中国式现代化,特别是中国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借鉴。这正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意大利洛伦佐·德·美第奇国际学院副教授法比奥·马西莫·帕兰迪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基于中国的互惠互利理念,与西方模式形成鲜明对比。意大利中国问题专家罗科·拉科尔特表示,中国共产党擘画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通过合作理念得以实现,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模式。《韩国先驱报》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将通过和平发展来实现,为其他国家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机会。

  中国式现代化,本身就是一次伟大的挑战。因为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和平发展的现代化,还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四重挑战的难度,都是史无前例的。

  中国式现代化迈向了新阶段,但是新征程中的现代化之路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治理挑战:政党治理现代化面临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四大危险”;二是发展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三是安全挑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首先具备自主思维与融入思维相协调,应对自主发展与全球化之间的张力与挑战;其次,要加强思维方式创新;再者,还要具备逆性思维向前瞻性思维转变,从而应对世界现代化进程与中华民族复兴之间的张力与挑战。

  于运全: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深厚底蕴。世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关注,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理念及中华文化在海外已具备一定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我们的调查显示,过去一年,全球23国民众认为中华文化的魅力更加彰显,对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平均认可度达到90%。其中,发达国家的认可度同比上升11.2%;发展中国家和全球青年群体好评度更高,均在90%以上。23国受访者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和为贵”“仁政”“法治”“德治”等理念认可度超过92%,认为这些理念对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完善全球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积极成果和有力探索,将推动人类共同进步。(完)

  于运全,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对外传播》主编,《当代中国与世界》主编,历史学博士,高级编辑,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传播和文化软实力。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