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味张抗抗真实原因是什么
时间:2022-12-20 13:26来源:未知 作者:小编 点击:996

  2008年6月24日,某小区发生大火,消防员扑灭火势后,在房间中发现已经亡的女人,但此人脖子上有一条长长的伤口,明显是被人害,消防员通知了警方。

  警方发现女子家中的财物只有受害人身上的丢失,房间内的财物没有丢失,很是让人怀疑,如果凶手是为了盗窃财物,不应该只是拿走被害人身上的财物才对。

  现场的柜子没有被翻动、撬过的痕迹,说明凶手应该是故意害女子,伪造成入室盗窃人的假象,此外,家里门窗完好,极有可能是熟人作案。

  警方第一时间怀疑的是者的丈夫张某,而且根据走访调查,张某和者李某平感情冷淡,二人经常吵架,有加害者的动机。

  警方找到张某和其女儿,二人的反应让警方觉得猜测合理,李某平女儿听说母亲遇害,很是激动,表现是正常受害人家属的样子,但张某反应一般,对妻子的漠不关心。

  据悉,张某38岁,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和妻子李某平关系较差,街坊邻居经常听到二人吵架,而李某平女儿也证实了这点。

  而更让人怀疑的是,李某平和张某都在外面有情人,只是为了维持家庭,没有走到最后一步,因情变而人的概率极大。

  但警方后来的发现暂时排除了张某的嫌疑,根据张某的同事证明,张某案发前一直在火车站附近拉客,没有作案时间,警方根据监控录像证明了张某当时不在场的事实。

  既然凶手不是者的丈夫,那一定是和她有亲密关系的人,此前警方调查的社会关系派上用场,他们觉得李某平的情人有作案可能。

  李某平有一个叫吕某的情人,根据李某平的同事所说,二人经常在一起,举止亲密,同事们知道她与丈夫关系差,半开玩笑问是否爱上吕某,李某平不做过多辩解算是默认。

  警方找到吕某时,对方神情紧张,回答断断续续,警方问吕某案发时在哪,吕某一会儿说在自家,一会儿说和朋友在外喝酒,至于哪个朋友,吕某也说不清。

  警方带吕某回警局调查,同时申请到了对吕某家的搜查令,而在他家中,警方果然搜出了属于李某平的黑色手机一部。

  2007年5月,李某平认识了吕某,当时李某平经常和丈夫吵架、冷战,而她丈夫也在外面有情人,李某平感情失意,恰好吕某出现,对她嘘寒问暖,李某平便对吕某生出好感。

  2008年的时候,李某平察觉到情人的敷衍,对其大发脾气,二人为此不欢而散,但李某平总放不下吕某,在底发现吕某和另一女人去开房,而对方并非吕某妻子。

  李某平对吕某很有感情,放不下这段关系,她找到吕某,表明了自己的心意,6月份的时候,李某平找到吕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吕某执意要分手。

  李某平情绪激动,以二人的事情做威胁,声称要将二人的事情告知吕某的妻子,吕某只想寻找婚外的刺激,从未考虑过离婚,对情人也并非有真感情,吕某连忙认错。

  李某平以为抓到了情人的把柄,以此威胁二人保持不正当关系,但她不知道吕某竟是生出了极端的想法。

  吕某不肯受人威胁,又觉得情人态度嚣张,便决定害对方,吕某突然抓住李某平的脖子,人高马大的他很快制服了瘦弱的李某平,直到对方不再挣扎。

  之后,吕某发现李某平呼吸微弱,干脆从厨房拿把水果刀,切开了李某平的喉咙,确认情人亡,吕某开始伪造现场。

  吕某拿走了李某平的金项链、500多元现金以及一部黑色手机,造成入室盗窃被发现而灭口的假象,之后点燃被褥、衣物,焚尸灭迹。

  吕某收拾好一切逃离现场,之后发生了开篇那一幕,本来吕某害情人一案暂告一段落,但细心的警方发现吕某的指纹和多年前一桩人案遗留的一致,吕某还有命案在身。

  1994年,某服装店的女店主遭遇害,而者和服装店都没有财物丢失,门窗也完好,劫财、劫色的情形都不存在,警方认为是情,女店主的丈夫嫌疑很大。

  但和李某平案类似,女店主的丈夫也没有作案时间,当时监控录像不完善,警方对此案毫无头绪,案子便耽搁下来。

  虽然当时吕某身上有疑点,他在女店主附近经营服装店,在女店主后神秘消失,但苦于当时侦破技术不够发达,吕某也没留下过多线索才让他逍遥法外。

  现在,吕某不得不讲出当年的前因后果,原来,吕某和女店主也是有情人关系,当时吕某刚结婚,却做出背叛家庭的事,但他瞒得很好,直到女店主威胁他。

  吕某同样厌烦了这段感情,主动提出分手,但女店主不同意,提出了要告诉吕某妻子的说法,威胁吕某同她保持情人关系。

  吕某听后,便趁情人不注意,害了对方,而女店主的遇害方式和李某平一样,同样是吕某掐晕被害人,之后使用锐器切割颈部,只是因为两个案子时间跨度太长,警方没做联系。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