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是否“负负得正”
时间:2022-10-27 07:10来源:未知 作者:小编 点击:996

  减负,通俗意义上是减轻负担,可数学上的概念,负数再做减法,最后得到的是一个正数,不巧的是,很多基层在做的正是这种“减法”。

  一直以来,有个说法是上面一条线,下面千根针,现在的实际情况却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政府、基层部门往往要对几十个上级领导部门负责,这种典型的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现象直接加重了基层政府和基层工作部门的执行负担。上级部门之间往往非常缺少沟通和信息共享,同样一份文件好几个上级部门在不同时段来要求基层报送不说,原本为了提高效率的工作APP也成为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负担,相同的信息可会在不同的业务采集APP中输入几遍甚至十几遍,预计的效率没达到,工作却变成了冗杂重复,这是“负负得正”。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些需要到基层调研的工作,不实地开展调研,而是让基层工作人员自查形成报告,根据自查报告形成调研报告,实地走访、访谈只是存在于文件中,基层减负的文件越多,基层人员所需要增加的工作就越多。而与此相反的却是接待事务的频繁,基本上每个礼拜都有一两次甚至更多的检查活动,并且每次上级部门检查工作都得有相应的政府、部门领导陪同和参与,直接影响基层政府、基层部门业务工作的开展的同时,是每年产生庞大的接待费用,使得接待费用超标问题非常普遍。这又是“负负得正”。

  根据统计,本地区一名基层党委书记2020年参加会议200次以上,平均下来每个工作日都有会议,开会平均时长3小时,各级会议重复开,使得领导干部疲于应对,无法将精力完全投入到为民服务、积极落实上,广受基层群众诟病。很多问题具有普遍性、顽固性、反复性,具体减什么、怎么减,还是要多听听基层干部的心声。只有通过真抓实干的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症结,坚持从“实”出发、实事求是,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以形式主义破除形式主义的乱象,否则减负永远只会是“负负得正”。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